9月17日,汽车技术服务学院院长秦显峰、副院长郭建青,带领汽车造型与改装技术专业相关教师,赴襄阳腾龙汽车有限公司就校企双方签订的“汽车造型与改装技术现场工程师”项目开展专项调研。

调研中,襄阳腾龙汽车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总介绍,企业当前重点市场集中在海外营销与售后,具备专业英语能力与维修技能的服务型岗位人才较为紧缺;同时,企业对汽车设计软件应用能力有明确要求,学生需熟练操作AutoCAD、SolidWorks、CATIA。针对生产类岗位,企业推行“先车间实践、后调岗培养”模式,待员工熟悉生产流程后,优秀员工可被推荐至工艺、管理、设计等专业技术部门。
座谈中,双方围绕课程资源建设等达成多项共识。一方面,企业技术部门将与学校专业教师对接,梳理客车生产工艺流程、岗位任务工单,联合汇编校本教材,把企业真实技术标准和工作场景融入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针对海外岗位需求,将强化学生专业英语教学,确保学生能满足海外业务沟通与服务需求。此外,企业企划部将安排专人对接专利申报、论文研究工作,与学校共同推进高质量论文发表及课题申报,实现成果共享。

在现场工程师项目推进上,双方落实三项举措:一是推行“工学交替”,分时段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参观,让学生与企业建立初步认识,为后续订单量增长做好人才储备;二是实施“带徒培养”,由企业工程师对接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指导学生实践操作;三是开展“海选培训+专业培训”,构建阶梯式人才培养体系。据企业人事部杨经理介绍,目前本校已有8名毕业生在腾龙汽车工作,成为校企合作育人的优秀案例。
据悉,“汽车造型与改装技术现场工程师”项目是双方聚焦汽车造型设计、汽车改装行业人才需求的产教融合项目。项目以“精准育人、服务企业”为目标,通过校企协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建教学资源、共施教学过程、共评培养质量,实现专业课程与企业岗位、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自实施以来,项目稳步推进,成效显著,目前已正式签订校企联合培养协议,成功立项两项省级教科研项目,并围绕校企合作新模式发表了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