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校协同,共同提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9月11日下午,汽车技术服务学院与枣阳汽车产业学院联合举办了专题教研活动。汽车技术服务学院党总支书记柴长富、副院长游志平、枣阳汽车产业学院相关教师和我院汽修专业研究室全体教师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聚焦“汽车电气设备检修”课程,围绕课堂教学、思政融合、课程实施与实训教学等关键环节,分三个阶段展开深入研讨与实地交流。双方通过课程观摩、专题研讨和实训基地参观等多种形式,充分交流经验、共享资源,为两校在该专业领域的持续协同发展与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活动的第一阶段,汽车技术服务学院骨干教师何文杰呈现了一堂精彩的《汽车电气设备检修》示范课。何老师凭借丰富的企业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实际案例切入,将复杂的电气系统知识转化为清晰易懂的教学内容,系统演示了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方法。他详细阐述了该课程的教学流程与实训安排,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在汽修这类高实践性专业中的核心地位,并分享了我院在实训基地建设、实训项目开发等方面的有效经验。何老师指出,实训内容与设备应当持续对接行业技术发展,不断更新迭代,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活动的第二阶段,两校教师围绕课程实施、设备配置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研讨。会上,教师们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在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针对汽车电气设备检修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大家进行了充分讨论,达成了诸多共识。在设备配置方面,教师们就实训设备的选型、更新周期、维护保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表示将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

活动的第三阶段,双方共同参观了汽车检修专业实训基地。现场陈列着各类先进的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覆盖发动机综合检测、底盘系统维修、电气设备调试等多个核心教学模块。游志平副院长就实训中心的功能分区规划、设备采购与迭代策略以及日常运维管理制度作了系统介绍。参观过程中,两校教师围绕实训项目开发、学生实操能力培养及资源协同利用等议题展开现场交流,进一步推动实践教学经验的互鉴与融合。
本次活动不仅强化了两校之间的合作纽带,也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视角与新路径。双方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起点,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共建与实训基地共享,携手培养更多符合行业与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