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简介
  • 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 教学科研
  • 校企合作
  • 学生工作
  • 就业信息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教学科研> 正文

  • 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
  • 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简介
  • 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 教学科研
  • 校企合作
  • 学生工作
  • 就业信息

精耕汽车、服务社会

-

来源:汽车工程(新能源汽车)学院智能网联汽车教研室     作者:马安朋

发表日期:2023-06-28

阅读次数:

社会服务是高校五大职能之一,该院立足智能新能源高水平专业群创新资源与人才优势,扎实构建服务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体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打造“学历+技能”、“学历+证书”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企业需求导向,实施送教上门。调研企业员工学历提升需求,组织员工开展入学扩招考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弹性教学模式,组织优质师资,深入企业开展教学,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先后帮助10家企业、170余名企业员工实现学历和技能双提升。

校企融合,双元共育,定向培养。调研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人才需求现状,签订《校企联合定向培训协议》,构建了校企师资公用、校企联合开发教材、校企共制人才培养方案等双元育人体系,开发2022年“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技师” 22个模块、630学时的课程体系,先后培养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技师70余人,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无缝对接,开创校企合作共赢新格局。

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岗证、课证融通。积极开展工种证技能鉴定和教育部1+X证书考证工作,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专业群人才培养,拓展在校大学生、社会人员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1+X证书专业群内专业覆盖率100%,工种证技能鉴定和1+X证书考证过关人数达2000余人次。

上一篇:【喜报】我校学生在2023年全国智能汽车大赛(华南赛区)电磁组赛项中荣获二等奖

下一篇: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项目签约仪式暨智能新能源汽车专业群建设指导会成功举办

学院地址: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东街66号 乘车路线:市内乘8路(或25路)公汽到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站 电话:0710-3089167 邮编:441021

网站管理: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  二级学院院长邮箱:2860163686@qq.com Copyright 2018 XiangYang Auto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